说来惭愧,虽在上海生活多年,今年却是我第一次逛书展。因为平日里比较喜欢逛书店,对市面上的新书大致有个概念,所以书展的书对我而言吸引力不算很大。开展第一天到那里一看,果不其然很多人,就在几个主要出版社的架子前走马观花。
此行主要目的是想看下几本新出的大书,比如商务印书馆的《钱锺书手稿集·外文笔记(第一辑)》、人民文学出版社的《杜甫全集校注》。这些书本有心想要购买,正好趁书展看看摸摸。《外文笔记》无需介绍,《上海书评》已经组织评过了。《杜甫全集校注》是已故的萧涤非先生主编的里程碑式著作,对杜甫全部存世诗文作了详细校注,一共十二册,价格也挺厚道。不过遗憾的是,在商务印书馆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架子前兜了好几圈,都没能看到这两套书,有点楼梯踩空的感觉。
除开这些大社,书展以上海本地的出版社居多。在二楼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书架上看到前苏联学者编撰于1980年代的《世界文学史》。这套传说中的文学史煌煌千万字,八卷十六册,一直讲到1917年十月革命前的世界文学,十分厚重。随便打开第七卷看了一下,讨论范围非常广泛,作为文学系毕业生,有一种“什么?阿富汗也有文学!”的无力感。翻看了一下讲陀思妥耶夫斯基、福楼拜、中国文学的相关章节,没有想象中那么“雷人”,甚至可以说,这套书还蛮有“世界主义”的眼光。不过残酷的是,在维基百科时代,这么大规模的书,其作用是否真的是“填补世界文学史空白”,也还是蛮可疑的。
中西书局是上海的一个小出版社,出过北大梵巴语专业老师的很多书籍。在二楼展台上,我看到蒙尼耶-威廉斯爵士(Sir Monier Monier-Williams)的《梵英词典》,惊了一下。蒙尼耶-威廉斯爵士(1819-1899年)是牛津教授,生于印度孟买,极精通包括梵语、波斯语在内的一些东方语言。这本《梵英词典》是研究经典梵语和印欧比较语言学的宝库,已有百年历史,仍是不坠的经典。如今居然在国内影印出版,不知道何方仙人能用得上。我以前在校时约略学过一些梵语,所使用的都是复印的国外百年教材,老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。“虽是经典,但一代人中仅寥寥几人会买,复印就是最好的命运,更别说出版了。”做书诚不易也。还好这样的经典都已有电子版,像《梵英词典》甚至有了手机版,不必跑到国外就能看到,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。
二楼还有上海季风、鹿鸣、杭州晓风、枫林晚这些实体书店,布局挺用心,人也比一楼少,逛起来舒服些。鹿鸣把店里的二手书都搬来了,挺有趣。还有外文书店、台湾书店,书多不新,偏重流行。因为平常经常逛这些书店,就扫了一眼,匆忙走了。转来回味,犹觉实体书店之可贵。
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上海书展的第一天•文艺的相关消息,希望通过小编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!
上海电子展现在可以选展位了,靠近门口,双开口等好位置,先到先得!